时间: 2024-04-15 18:37:26 | 作者: 爱游戏app下载iOS
我们把故乡视为心灵的港湾,因为它令人心安、温暖且有力量。过年回乡,对现在的年轻人意味着什么?是品味亲情、安放乡愁的仪式感;是通过贴春联、放鞭炮、观赏舞狮舞龙,生成的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;是从细枝末节的变化中感受家乡新景,还有人由此开启了回乡创业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逢年过节,乡愁总是内心最易触动的情愫。职场上,“90后”陈子卿是精明干练的研策经理,过年回盐城东台老家,车刚开到村口,听到80多岁的外婆喊“乖乖”,她像是又做回了小孩:“虽然平常打视频电话也经常这么叫我,可面对面听着感觉特亲切,心里既酸涩又暖暖的。”一句简单的乡音问候,让“漂”了一年的心被深深治愈。
陈子卿的老家是自建的二层小别墅,推门进院,欢声笑语不断,“都市丽人”们穿着花睡衣嗑瓜子烤火,怎么舒服怎么来。母亲、小姨们忙碌的身影在灶台边穿梭,饭菜香溢满整个院落。“过年,最喜欢看我妈做菜。”全家十几口人,年夜饭由母亲一个人掂配,从早上就一头埋进烟火:锅里咕嘟着鱼汤鸡汤,肉圆炖到烂,牛肉、烧鸡、香肠切片切段儿,还要准备炸春卷和圆子茶。母亲做的红烧蹄膀是年三十饭桌上的“明星”,问起秘诀,她总是说,没别的,上炉小火苗,浓油赤酱烧一天,做菜也饱含“精耕细作”的老理儿。外面大饭店的山珍海味,难抵老家灶上这缕炊烟,醇浓的肉香是子卿的除夕记忆,也是温暖的亲情和难忘的乡情。
年味是什么?是“天涯共此时”的春节晚会,“新年好”的真挚祝福,还是走亲访友的热闹,爆竹声声的喧腾?似乎都是,重要的是那种喜乐、温暖的气氛。连云港女孩胡可欣爱热闹,她说,这次过年,赣榆老家“年味”十足, “年货大集上逛一逛,人山人海,时不时遇到熟人打招呼。路边摊小吃都是小时候的回忆,馋到人流口水。”除了春联、年画、瓜果、糖货等应时货,还有可欣很多年没见过的传统非遗:葫芦烙画、黑陶作品、蓑衣、剪纸、活灵活现的“龙头”面塑……现挑一个,年味才算地道。
买上一张机票,奔波十几个小时,博士生林依云今年特地从英国赶回泰州老家过年,2月16日,在新春灯会和家人一起看“神鱼化龙” 华灯贺新春。“当晚的灯会热闹非凡,有几万组彩灯点亮夜色。我们一家人在这条‘巨龙’前许愿来年平安幸福!”依云说,这样的“年味”是对传统的致敬与传承,吸引大家前来的不仅是绚烂的烟火,更在于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。
仪式感,点燃每个人心中对过年的独特记忆和情感。“带孩子回去过年,正好给爷爷过生日,老人家90岁仍旧能下棋打牌,大碗吃饭。四代人一起唱生日歌,可以说很幸福了。”今年,“85后”林栋一家三口回到徐州沛县。乡下过年,照例要贴春联、挂灯笼,每天吃完晚饭放烟花,引得 6岁的小儿子乐不思蜀。年关下了一场大雪,年初一中午,雪停了,有人家开始放鞭炮,寒冷的空气里满是欢喜的火药味儿。林栋走出家门,空旷的田野被雪覆盖,雪上撒着红红的鞭炮纸屑,他看到儿子踩着父亲留在雪地里的脚印向前走,“这一老一小的背影,让我想起自己曾经也这样跟在爷爷身后,一代代人就这样长大。”
乡村的年味,有一份人情温暖难以忘怀。40多岁的郑媛媛,感叹乡里乡邻的情谊一点没变:“过年,每天从村头逛到村尾,看人择菜、做饭、忙进忙出,也看人打牌、搓麻、放烟花……连一只窝在人脚边的狗抬头看你,也有关切的眼神。”生活在村庄,随时能找到可吃的东西和可聊天的人。伺候菜畦的老婆婆热情地摘了萝卜、西红柿递过来,跟她说“下次到家里吃饭”,在家门口蒸腊味的大婶,二话不说切下一只猪耳,斩成细丝让她蘸醋尝尝。踅到开了几十年的老鞋店,戴着老花眼镜的店主告诉她,今年一双成年人的鞋卖 50元,孩子的鞋卖30元,街上很多人家都到这里来买,生意不错。“以前的老家,无论风里雨里都默默相伴,为我们遮风挡雨。回想起来,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,离不开老家藏在我心底的温暖、包容和欢乐。”郑媛媛感慨,只要又踏上这片土地,好像立刻充满了电,拥有了披荆斩棘的勇气。
年关返乡的旅程,让年轻人既亲近记忆里的故乡,也沉浸式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,重识这片“最熟悉的陌生地”。
“以前,只有打工人回村过年的几天,寂静的村庄才有些生气。”和很多农村一样,苏北青年孙宏宇的老家多年来人口流出,出现慢慢的变多的闲置和空置房屋,甚至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宅。今年回乡,60多岁的舅舅却让他看到了一种新形式。这几年,短视频平台上的“老宅改造”等主题的内容播放很热,还出现了许多做农村住宅改造的百万级博主。舅舅平常住商品房,却也十分向往这种田园生活,于是通过与屋主签署协议,经公证处公证,获得了一处离镇中心不远的老宅的使用权。开过饭店、在非洲当过司机的他动手能力强,很快将原本破败的两间老宅及其前后院改造一新,水电、供暖、网络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。“舅舅邀请我们到老屋过年,小院挂上了新年饰品,土灶上炖着鸡鸭牛羊,小辈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……那些‘逝去的年味’在这一刻都回来了。”孙宏宇得知,舅舅把改造过程进行了拍摄剪辑,发布在抖音平台,有人出了高价,想买改造好的老屋的使用权。周边一户人家也受舅舅影响,对自家的院子进行了改造,原本落寞的小村庄,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带“农”字儿的新行业好赚钱,成了农村创收的生意经。这几年,在南京工作的“85后”青年储新宇迷上了垂钓,回老家姜堰过年也割舍不下,常常开长途车去各处“探钓”。今年回村,村里的养殖户做起了垂钓塘,水质好,钓位多,再也用不着跑远路了。当地专业养殖水产16年的丁爱军夫妇,发现这两年乡村垂钓越来越热,就将养殖的鲫、鳊、鲢鳙大多补充进垂钓塘,每天在抖音做直播,名气渐响。“节假日每天都有几十人来,天塘、斤塘钓位满满,不愁销路,效益也更好。”有经商头脑的夫妇俩还为客人增加了果园采摘等体验活动,春节期间充值会员就可免费采摘20斤,这一下又带来好几万元的收入。
新时代的乡村,让每一个人、每代人都有新的见闻和感受。大年初四,宜兴姑娘刘筱筱特地去村里的网红咖啡店“茶山食野”一探究竟。在上海工作、生活多年的她,回到娘家丁蜀镇上坝村,对这家“村咖”兼“山咖”格外感兴趣。咖啡馆二楼正对着茶山,一抬头就能够正常的看到深深浅浅的山景,晒着太阳很是惬意,还可以去周围的茶田走走。筱筱说,“美中不足”是人太多,一杯咖啡要等40分钟,空座基本上没有,转了几圈才幸运等到一个空桌。喝着咖啡享受闲暇,有人与同伴低声说心事,有人全神贯注地处理工作,还有人在静静发呆……大家都能在这里找到比较合适的情绪空间。回家后聊起“村咖”,妈妈告诉筱筱,村里的不少老人也在尝试咖啡这“新鲜玩意”。她和住在镇江郊区的好友煲“电话粥”,对方说自己村里也开了咖啡店、奶茶店,走路10分钟就能买到……乡村“年味”,悄然变化。
趁着春节假期在老街上溜达,这里的“变与不变”让如皋女孩周佳灿心潮难平。从小在丁堰老街长大的她,十几岁时搬家到新区,今年又去南京读大学,和故乡渐行渐远。“这次回来一看,老街被保护得特别好,还是小时候的模样,心里特别感动。”青砖、黑瓦、风雨剥蚀的木门,这些记忆里的生活场景还留有余温。不过,一个个设计精巧的展示牌、标注语、故事墙,贴心地出现在文化站、造糖坊、老理发店等老街遗迹旁边,让人们的眼神不会草草掠过,而是去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。如今,在镇团委的组织下,回村大学生、基层年轻干部纷纷当起了老街讲解员,佳灿也报名成了一名“家乡向导”。“每天,我们和来镇上的游客、周围地区居民边走边聊,讲述老街的沧桑历史和‘因盐而兴’的繁华过往,带着人们走进当地居民的生活。我这才知道,老街原来有着比我想象中更深厚的生命力。”周佳灿说,“老故事”有了“新交集”,以后家乡的人气会更足。
返乡之旅,一头是寄托着人生理想的他乡,另一头是终生魂牵梦萦的故乡,何去何从,常让游子的情感变得凝重。然而,随着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,乡村早已不再是萧条、荒凉、环境脏乱的代名词,“从城市向乡野”,重新寻找家的意义和人生价值,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。
“村里离爸妈更近,有对口工作,空气、环境、发展都好,第一次来就想留下了。”去年,“00后”戴晓莹新婚后来到夫家扬州邗江沿湖村,发现这里和想象中的农村截然不同。沿湖村紧邻邵伯湖,早些年家家打鱼却未致富。近十年退捕退养,渔民上岸,村里发展乡村旅游,建设特色田园乡村,“渔歌唱晚”反倒越唱越旺:本地人办民宿、经营特色渔家美食、开设茶吧、船吧,这两年还成立“俏渔娘文旅公司”,抱团闯出一片天,不仅靠发展留住游客,还把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吸引回村。
现在,戴晓莹在村里茶吧工作,平时做甜点、咖啡,向游客推介渔家文化。今年过年,村里格外热闹,举行水上“迎亲”、开办年货大街、表演渔家民俗、制作特色非遗“龙馍”年蒸……戴晓莹平时对新媒体、视频剪辑感兴趣,这些“第一现场”被她用镜头记录,做成抖音、B站等平台上一条条乡村文化视频,人气、流量都不错。村里人夸:“从大城市回来的年轻人有想法!”这让晓莹对未来有了新考虑:“乡村在发展,我不想只做旁观者,用创意做‘村播’也是一个创业方向。”她已经不太在乎是否能去大城市工作生活,毕竟在乡村一样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,发挥自己的价值。
心怀乡愁和梦想,“90后”小伙张文杰从“城里上班儿”到“回村干活儿”。这个春节,他的家乡、国家中心渔港——射阳县黄沙港镇热闹非凡,镇上的海鲜大卖场尤其热火朝天。卖场内的网络直播间里,主播们联动推介海鲜产品,张文杰和一位网红主播互相配合,比以往更“叫座”。这些年,这个渔港小镇打造电商产业孵化平台“创客中心”,开展电商培训、青年直播,让100多位年轻人“跳回农门”。
新春来临,溧阳天目湖湖畔的方所文化村游人如织。这里由一个闲置多年的茶博园改造而成,集书店、民宿、餐吧、渔趣坊、木研坊、品牌快闪空间等多种新业态为一体。一座透明“书塔”,六座水街廊桥,几排错落小楼……相机“咔嚓”一声,为溧阳“90后”姑娘施珺留下了一年初始的美好回忆。
不过,施珺并不仅是“游客”,她很早就关注到有座“塔”在这里缓缓升起。几年前就返乡做新文旅,施珺走遍了溧阳边边角角的乡村。她在村里办过围炉煮白茶,介绍附近村的阿姨来拍大片,和伙伴们一起推广本地乌米粽、陆笪香薯米、别桥老月饼,都是当地美味。用特产把乡村“送出去”,也要想办法把城里人“拉进来”。在依山傍水的洑家村,施珺做起了露营;在江苏省首批美丽乡村礼诗圩,她经营的田园线下空间“田原乡味”成了年轻人热衷的网红打卡点。
“城里的年轻人在乡村找到了什么,为什么追捧它?”施珺说,乡村创业,想清楚这样的一个问题最重要。“我一开始想过网红风、港风,最后统统推翻了,在乡村不能做不属于乡村自己的东西”,从最开始的单个项目做起,到建立“田原乡味”,现在成立公司做乡村运营规划,她始终坚守乡村特质,把小时候关于乡村的记忆、关于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美好都找回来!
施珺迫切地希望乡村能够焕发新生,让年轻人愿意扎根在这里:“如果我们不来做,还有谁会来呢?如果我们都不对乡村抱有希望,那又有谁会有希望呢?”她说,人与故乡,都应该随时代浪潮不断奔涌向前。